Dec 24, 2008

Enthusiasm

今天和親戚朋友聚餐,聽到老爸說到當年開業的經過,那時他要到鹽埕區開診所,衛生所還用懷疑的語氣問他:「鹽埕區的人都跑光光了,你怎麼還敢進來開診所?」他說剛開業時,半夜人家call他就提著行囊到人家家裡去看病(在我印象中,家裡好像還真有那麼個外出看診的包包),別間春節沒看病,我家大年初一也會看一個上午的診,我爸說就這樣四周鄰居知道這裡春節有看診,大年初二人就多了。

隨著時間大輪子的翻轉,轉眼間我爸這間鹽埕區執業字號第三號的診所也二十年了,走在鹽埕區的街頭,幾乎看到年紀比較大的老先生老太太,十個少說有五個是我爸的病人吧!雖然拿到內專就出來基層奮鬥,之後再拿到家醫科專科...等執照,儘管沒有許多顯赫的頭銜,但二十年來他持續在他的工作崗位上付出,投注許多精力在慢性病的照護網上,照顧鹽埕區的老人家們,不像當前許多醫師往減肥、美容...等諸如此類的領域發展,這的確令人敬佩阿!

不久的將來,我也將面臨選擇自己人生未來二十、三十甚至是四十年該怎麼走,我想我也會秉持著這個原則往前行,因為我相信大時代在變,人心也會變,但對於醫學的熱情絕對不能變,因為能從事這神聖的行業是我一輩子的榮幸也是我的責任。

Dec 13, 2008

醫學倫理心得

首先,我得承認起初我討厭這堂課,覺得在這繁忙又快要爆炸的的期末,還要叫我們演戲,而且第一週的那一組演得又那麼好,製造這麼大的壓力給接下來的組別,但第二週經過邱小妹和邵曉鈴、健保、生死學和器官捐贈這四堂課下來,我的收獲遠比我預期的多。

我想把我的收獲從倫理的層面分成生命教育部份和社會教育部份。生命教育部份很高興,從黃勝堅醫師親身經歷的case當中,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,讓剛踏入臨床的我,在還不用親自上第一線面對病人扛重任前,清楚明瞭自己未來將會面對到哪些疑難雜症,而且該建立起哪樣的態度,以及實務上該如何應對病人的生命與死亡,好讓病人都有所善終,這個議題在大一上趙可式老師的課聽過,但那是從護理師的觀點來看,第一次從一位外科醫師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,很shock也很impressed。

另外一部分是健保的問題,江老師提到很多從健保當局的觀點來看醫界,包含總額制度下醫生該拿捏自己的額度,做最適當的分配;另外那位與會的律師也提出許多他個人接過的個案,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:假如被告上法庭,千千萬萬不要再說:「健保局規定不能做。」我覺得這個觀念對我們年輕一輩的醫師來說仍非常重要,畢竟規定是死的,人是活的,我們在臨床實務上,走到治療的十字路口上,這原本就是一個和上帝玩擲骰子的課題,例如:看到病人意識仍昏迷,先前已經照了兩張CT沒有出血的跡象,但真的不代表現在就不會怎麼樣阿?假如病人真的出事被家屬告,賠上的不只是龐大的賠償金,還有精神上的耗費;但,做了CT病人還是沒事,就準備自行吸收這筆CT的費用啦!

總括來說,身為clerk的我們,現在要學習的就是培養自己鑑別診斷的功力,要明瞭自己什麼時候該做檢查,什麼時候卻不用做,要好好評估自己在做每個決定的「數學期望值*」,當我們行醫這條路上做出決定的期望值都是正的,我相信這樣不但不會對不起自己的病人,也不回讓自己身陷一堆不必要的精神與財力損耗的危機當中,這樣的醫生大概就是所謂有醫德的醫師吧!

最後我想說,今天這堂課最大的遺憾在於,我們健保組的學生不像其他組有發表問題的時間,也很遺憾沒有聽到李昆興以一位臨床醫師的角度做comments,希望未來有機會再討論有關健保議題的課程時,能從臨床醫師(or醫院代表)、法律界和健保官方的角度審視當今面臨的問題,相信這將會是一場更精采的課程。

*影響這個期望值得參數包含:財力虧損(核刪費用)、訴訟及賠償費用、精神耗竭導致行醫壽命減短所造成的虧損...等,是一個有待討論的算式。